top of page

無創心血管檢查

無創心血管檢查

非侵入性心臟功能測定也稱為非侵入性心臟血力測定,是疾病心血管管理的先進技術,耗侵入性操作即可準確評估患者的血流動力學狀態,可有效提升心血管疾病早期診斷率,並達到疾病的早發現、早期診斷、早期治療,進一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及致死率。

Screenshot 2025-07-20 at 6.42.31 PM.png
Screenshot 2025-07-20 at 6.43.27 PM.png

技術的成熟度

無創心功能智慧篩查系統均獲得美國FDA認證以及中國醫保器械註冊為二類B級,適用於非醫療環境下使用,場境內沒有特殊要求。(含硬體、軟體)

FDA Records

TEBCO (硬件)

(Thoracic Electrical Bioimpedance Cardiac Output)

Class II, DXG

K962128

HOTMAN (软件)

(Hemodynamic Oxygen Transport MANagement) System

K952172

Class II, DSB

Screenshot 2025-07-20 at 6.44.10 PM.png

政策及醫保支持

國家衛健委積極推動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、衛生系列文件:

 

  • 《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》:以人民健康為中心,以基層為重點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,提升人民健康水平,推動健康中國建設。

 

  • 《進一步加強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若干意見》:進一步加強基本公共衛生服務。

 

  • 具體措施包括完善服務項目、加強服務能力建置、提升服務效率等。《關於做好2024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計畫的通知》:相關事宜將繼續擴大老年人、高血壓、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等受益群體覆蓋率。

Screenshot 2025-07-20 at 6.44.56 PM.png

心血管疾病的經濟負擔與預防缺口

政府開支壓力:公立醫院「通波仔」手術輪候時間長達86-96週,部分患者因延誤治療發展為危重症,大幅增加救治成本。

基層篩檢需求迫切:

  • 若患者因延誤治療發展為重症(如心臟衰竭),需長期住院或接受「搭橋」手術,成本遠高於早期干預。晚期冠心病手術(如搭橋)費用可達數十萬港元,且伴隨收入損失及家庭照顧負擔

  • 心血管疾病長期佔香港致命原因第三位,65歲以上長者近60%患高血壓或高膽固醇,顯著推高醫療需求

  • 據醫管局估算,每投入1港元於社區早期篩查,可節省8港元的晚期治療支出(如減少急症室使用及晚期手術)

  • 在2025年醫管局研討大會上,行政總裁高拔陞醫生指出: "數碼轉型與社區預防整合是可持續醫療的關鍵,基層篩查每節省$1急症資源,可釋放$8晚期治療預算。" 該論述基於醫管局內部對胸痛中心及中風中心的運營數據分析(如瑪麗醫院胸痛中心通過早期干預降低急性心梗手術量20%)。 慢性病共治計劃的階段性報告顯示,參與三高篩查的長者後續住院率下降32%,間接驗證成本節約模型。

核心競爭優勢

一、搭建全民預防型醫療網絡,賦能基層醫療

 

致力於構建覆蓋全國的無創心血管技術服務網絡,有效填補基層醫療診斷資源缺口。通過打造「篩查-預防-干預」的完整心血管防線,形成全民預防型醫療網絡,使心血管疾病早期檢出率提升3倍,顯著降低重症發生率超40%(行業數據參考),助力提升全民心血管健康水平,踐行醫療普惠使命。

 

二、深化醫保整合普惠模式,提升醫療可及性

 

深度銜接國家醫保支付系統,創新性地打造醫保整合普惠模式,成功將尖端醫療技術人均成本降低60-80%,實現醫保報銷比例達85-90%,切實解決高新醫療「用不起」的行業困局。通過醫保支付通道的打通,讓先進醫療技術能夠以親民的價格走進千家萬戶,實現全民可及的初級保健服務,推動醫療資源的公平分配與高效利用。

 

三、完善臨床科研轉化閉環,保障可持續發展

 

建立需求導向型研發體系,緊密圍繞臨床痛點制定技術解決方案,形成從臨床問題發現到技術研發、再到快速量產轉化的完整閉環,具備12-18個月的高效量產轉化能力。以臨床需求為驅動的研發模式,不僅確保技術的實用性與市場價值,更保障公司技術創新的可持續性,助力公司在醫療科技賽道持續深耕,保持長期競爭優勢。

驚人市場收益潛力

一、醫保帶動流量:憑藉醫保報銷優勢,可快速吸引大量患者,降低推廣成本。

 

二、複利效應明顯:隨著檢查點網絡擴大,收入呈幾何級增長,投資回報率極具想象空間。

31916 Del Cielo Este Apt. 29 Bonsall California 92003-392

Name cards (4).png

© 2024 by Million Health Technology Inc.

bottom of page